2024 年台灣廣告違規案件數量與罰鍰金額持續攀升,網路廣告違規尤為嚴重,顯示數位行銷時代下企業面臨更嚴格的法規挑戰。由於法規標準不明與執法趨嚴,企業在廣告文案審查與合規管理上承受巨大壓力,品牌經營風險明顯提高。

【文章目錄】
- 新聞報導:廣告違規案件持續攀升
- 廣告違規新聞重點解析
- 數位新解方:AI 廣告合規工具成趨勢
新聞報導:廣告違規案件持續攀升
《財訊》報導指出,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於 2025 年 3 月 19 日公布 2024 年十大違規食藥廣告名單,揭露多款廣告誇大醫療效能,誤導消費者。其中「A.H.A關捷挺固立」因宣稱可治療肌少症、逆轉肌肉萎縮及退化性關節炎,遭罰 1,124 萬元,代言人郭子乾也被罰 216 萬元,為罰款最高案件。該年度全台違規食品、藥品及化粧品廣告共裁處 8,006 件,罰鍰總額達 3 億 7,765 萬元。
《ETtoday》新聞則聚焦食品廣告法規過嚴問題,立委批評現行標準模糊、用詞限制過多,導致業者難以遵循,民眾健康資訊流通受阻。
這些新聞內容不僅顯示出政府對廣告法規執行的嚴格,也反映出台灣企業在廣告合規上的巨大壓力與挑戰。
廣告違規新聞重點解析
1. 違規類型多元,網路廣告成重災區
違規廣告不僅限於傳統媒體,網路平台上的違規案件更是屢見不鮮。常見違規類型包括:
- 使用未經核准的醫療效能詞彙(如「提升免疫力」)
- 虛偽、誇大或易生誤解的宣稱
- 未依規定標示產品資訊
這些違規內容往往因為法規解釋空間大、審查標準不一,讓企業在行銷推廣時無所適從。
2. 法規標準模糊,業者如履薄冰
新聞中提到,立委質疑「提升免疫力」等常見用語未被列入正面表列,卻遭認定違規,顯示法規標準與實務落差。業者面對法規不斷修正與細化,往往難以掌握最新規範,稍有不慎即觸法。
▶延伸閱讀 - 【保健品、化妝品廣告違規危機】明示暗示都不可,療效宣稱眉角多
3. 違規代價高,品牌信任受損
一旦違規,不僅面臨高額罰款,還可能損及品牌形象與消費者信任。過去曾有知名品牌因廣告違規遭重罰,甚至引發消費者抵制,對企業長遠發展造成不利影響。
4. 產業挑戰:數位行銷下的合規困境
隨著社群媒體、電商平台成為主流行銷管道,廣告文案更新速度快、曝光量大,傳統人工審查方式已難以應對。行銷與法遵部門間常因審查流程冗長、標準不一而產生摩擦,導致上市時程延誤、成本增加。此外,法規知識難以有效傳承,新進人員需長時間訓練,稍有疏忽就可能踩雷。對於多產品線、跨產業的企業而言,合規壓力更為沉重。

數位新解方:AI 廣告合規工具成趨勢
隨著政府對廣告法規執行力道加強,企業若仍依賴傳統人工審查,將難以因應數位時代的快速變化。為了解決企業困境,相關 AI 合規工具、AI 智慧審查平台如 快合規(xcomply.ai) 應運而生;透過人機協作,不僅提升審查效率,更能即時掌握法規動態顯著降低罰款風險、節省人力成本、強化品牌信譽,成為企業法遵的最佳夥伴。
新聞展望:主動面對合規議題
2025 年廣告法規違規新聞持續提醒所有企業,合規不再是選項,而是品牌永續經營的關鍵。當前台灣食藥廣告違規案件雖有下降趨勢,但高額罰鍰與名人代言連帶處罰顯示政府執法力道加強。消費者應保持警覺,避免輕信誇大或不實療效宣稱,遇健康疑慮應諮詢專業醫療人員。企業則需密切關注法規變動,強化廣告審查與合規管理,以維護品牌信譽與消費者權益。
快合規|廣告違規快篩、AI 智慧檢核平台
- AI 自動快篩:能快速檢查文字、圖片、PDF 等多種格式的廣告文案,標示高風險詞句、違規說明及相關法規依據。
- 法規與案例即時更新:同步最新法規與裁罰案例,確保審查標準與政府一致,降低違規風險。
- 多產業支援:涵蓋食品、化妝品、寵物食品等產業,未來將擴展至醫美、金融等領域。
- 流程數位化:大幅縮短法遵審查與溝通時間,提升行銷效率,避免因審查延誤錯失市場良機。
- 知識標準化:AI 協助知識傳承,降低新手上手門檻,減少因經驗不足導致的疏漏。
此外,「快合規」還能協助企業數位轉型,優化內部審核流程,落實 ESG 與 CSR 目標,並提供多原訂閱方案,讓中小企業也能以低成本導入合規管理。
※ 新註冊用戶輸入試用代碼「EZAdComply」享免綁卡免費體驗!

